(新闻网讯 教务处报道)审核评估专家线上评估与入校评估工作指南(第三期)
三、专家入校评估
(一)入校评估目的
专家入校评估与线上评估同为评估的两个环节,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线上评估是入校评估的基础,入校评估是线上评估的补充与深化。专家在线上评估的基础上,入校进一步对存疑的问题进行重点求证,以形成对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全面、客观、准确、公平、公正的评价。
(二)入校评估任务与要求
入校评估通过现场考察、实地调研、文档查阅等手段,对专家组线上审核存疑的问题进行重点求证,对参评学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指标和核心要素进行重点核实,对线上无法审查的指标和考察环节以及不具备线上考察条件的关键环节进行现场核查。
入校评估要求专家首先要认真梳理、明确入校要核查的问题,精心设计问题核查的路线与方法。线上评估已经给出明确结论、划“句号”的问题,入校评估时不再核查;对线上评估支撑材料不够、不足以给定结论,或因学校信息化条件所限,无法补充调阅材料的划“破折号”问题需入校实地核查,变“破折号”为“句号”;对线上评估支撑材料和访谈过程存在疑问的划“问号”的问题或关键指标和核心要素,需入校评估时做深度考察,全面查证,变“问号”为“句号”。入校评估要突出重点,以问题为导向,围绕重点问题开展核查工作,不面面俱到,不全面考察。
新一轮审核评估突出立德树人,增设了专家组审核立德树人负面清单的任务。因此,专家组入校后要重点核查学校党委是否存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意识形态、管党治校、治学办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体责任不到位,立德树人落实制度体系不健全,立德树人渠道模式创新不够,立德树人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立德树人师资队伍建设不达标,师德师风问题频发,立德树人工作的考核评价存在不足等七个方面的问题,重点关注有没有出现负面清单,出现了学校是否能及时发现和妥当处置。
(三)入校评估流程
1. 入校评估准备
专家组组长根据线上评估情况,从线上评估专家中确定5~9位入校评估专家,原则上应包括专家组组长及副组长、有较多存疑问题的专家,同时适当考虑入校评估任务和学校学科专业布局需要。
进校前,专家组组长需制定《专家组入校评估方案》,内容包括入校考察时间、天数、环节和重点考察内容等,并就拟定的入校考察时间、天数、环节与参评学校进行协商,取得一致意见后,安排入校评估考察。
入校评估专家需针对专家组线上评估发现的问题,认真思考入校重点核查、求证的问题,以及核查的方式,制定《专家个人入校问题核查表》。
2. 入校评估布置会
入校评估专家组全体成员应在正式考察前1天,按规定时间抵达参评学校,并于当天晚上召开入校评估布置会。
入校评估布置会的主要内容包括:专家组组长对入校评估提出工作要求;确定专家组的考察环节、重点考察内容及工作模式;明确专家各自的工作计划、内容和重点。专家组组长可根据实际情况,统一协调,以保证专家既独立工作又能够相互配合。
秘书汇总专家各自的工作计划后告知参评学校,并协调解决考察安排上的冲突。
3. 入校评估工作
专家入校开展的评估工作分为必做内容和环节以及选做内容和环节。
3.1 必做内容和环节:
考察线上评估存疑问题;考察入校评估方案中的重点内容(若为首次参评学校,应将高校办学条件列入重点考察内容);完成线上评估无法开展或没有进行的环节;按要求填写《专家个人入校问题核查表》。
3.2 选做内容和环节:
评估说明会、专家意见交流会等不作统一要求,由专家组组长与参评学校协商决定是否召开、会议形式以及参加人员范围。为了更好地开展入校评估工作,准确把握学校实际情况,一般进校后,专家组组长和副组长可与学校主要领导、本科教育教学的分管领导,就前期线上评估专家组形成的初步意见、入校重点考察内容等进行简短的沟通交流。为尊重参评学校意见,体现为学校服务,入校评估方案中没有列入的考察内容,若参评学校有需要,在评估时间和任务许可的情况下也可酌情安排,由专家组组长决定。
4. 入校评估总结会
入校评估总结会在入校评估结束前召开,会议时间和形式由专家组组长确定。会议内容包括:讨论并确定专家组入校评估的问题核查情况;综合线上评估情况确定最终的“问题清单”;讨论是否推荐“本科教育教学示范案例”,推荐的案例既可以是学校进行综合教育教学改革取得突出成效的案例,也可以是某一方面特色非常鲜明的教育教学案例,如确定推荐,专家组组长需指定推荐材料撰稿人;如学校需要召开专家意见交流会,专家组要商议会上发言内容。
入校评估总结会之后,专家离校前需提交《专家个人入校问题核查表》。
一审:闫唯 二审:李健 三审:赵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