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PUS NEWS

通师新闻
【通师名片·人参文化】长白山人参甲天下(一)
2025-08-12

长白山区的概念在不同时代印制的地图或不同的工具书中,都有不同的表述。有时称“长白山脉”,包括张广才岭、老爷岭,有时称“长白山地”。长白山山巅有天池,百泉奔注,为鸭绿江、松花江、图们江三江之源。长白山系,可分五大支:一支沿乌苏里江之西,为完达山;一支环于吉林省永吉县东北,为小白山;一支亘于永吉之南,为哈达山;一支迤南入于朝鲜北境者为白头山;一支再南入于辽东半岛,为千山。张福有语“长白山总领东北亚。就我国而言,辽海、白山、黑水,整个东北,均在巍巍长白舆地之内。”由此可见,长白山区应从乌苏里江之西的完达山到辽东半岛的千山。

如果按照清代的观点,长白山系的面积就更大了。今天俄罗斯的锡霍特山脉,是长白山的余脉。《辞海》:“锡霍特山脉,又称希霍特—阿林山脉(满语)。在苏联西伯利亚东南岸,临鞑靼海峡和日本海(原属中国),自《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该地遂被沙俄割占。”《中俄北京条约》是1860年11月24日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强行划归俄国。既然如此,按照传统观念,今日俄罗斯百年以上的老山参都是大清时期留下来的,统称为长白山野生人参也不为过。

《中国新本草图志》:“今日之人参,大抵产于东三省之东部,而以长白山为其主脉,故以广义名之,可概称之曰长白山人参,但现在参商名之曰:奉天人参、吉林人参、辽东大力参、牛庄参、关东参(山海关以东辽、吉两省所产,统称关东人参),盖以产地区别之耳。辽宁、吉林省中长白山所过之处颇多,产参之县非一。查产额之多而名之著者,辽宁则为抚松、新开河、宽甸、通化、临江、兴京及牛庄、旅顺等处;在吉林省中,则以依兰(即三姓)、宁安(即宁古塔)、敦化、一面坡、兴凯湖、译马河、汪清河及乌苏里江一带。至黑龙江则为海拉尔、海参崴等地,其中以吉林省各地所产者为最著,品质亦较为纯良。”

640.webp (1)

移山参

长白山是欧亚大陆北半部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综合体,是地球上少有的“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1980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加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被列为世界自然保留地。在这里生存着多种野生动植物,有东北虎、梅花鹿、马鹿、紫貂、水獭、黑熊等,盛产人参、五味子、不老草、红景天、刺五加、淫羊藿、北龙胆、平贝母、北芪、北细辛、桔梗、甘草等名贵药材,还有各种奇花异草,仅药用的植物就近千种,是名副其实的动植物王国。长白山具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被誉为中国三大中药材基因库之一,野生药材蕴藏量占全国50%以上。这些品种应用历史悠久、质地纯正,著称于世。

这些县境的山山岭岭,昔属“盛京吉林乌拉诸山”。这些县境地处长白山腹地,得天独厚,委实占据地理优势。“邃谷深岩,参株丛生,岁生滋饶,上药咸珍。”这些地区隶属辽东,《紫桃轩杂缀》曰:“人参产辽东北者,世最贵重。”《柳边纪略》曰:“混同江汇黑龙、乌苏里二江入海,其水色白味甘。在第二泉上,饮之盖人精力,或曰参水也,故能然。”此言似乎夸张,而林则徐的同乡梁章钜对长白山人参即辽参评价更高:“东参遂甲天下,王气所钟,非一朝一夕之故矣。”刘建封在《长白山江岗志略》一书中高度赞美长白山人参:“辽东之参,全球称最。”

注:本文中所称抚松、通化、临江 建国后划归吉林省。

一审:闫唯  二审:李健  三审:赵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