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的功能和效果,在《神农本草经》一书中是这样表述的:“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意思是说,人参的主要作用,是辅助五脏的功能,安定精神、镇定魂魄、遏止惊悸、消除邪气,使人耳聪目明、心情开朗、增加智慧,长期连续服用,可以一身轻松而祛病延年。这是2000余年前,中国医家对人参研究的结论。
《本草便读》:“人参性禀甘平,功资脾肺,气纯味厚。补真元而益血生津,助卫充营,安五脏而宁神益智。须则横行支络,补而下行,芦堪呕吐虚痰,苦能上达。别直乃产自高丽,温热宜分种野,如补虚而清肺。西洋参甘苦性寒,欲益气以培脾。东洋参甘温力厚。”人参产于辽东、吉林等处。其草生山之北,背阳向阴,故收藏亦不喜见风日。地为阴。此物得土之旺气而生,故能大补中州元气,以真元之气,起于阴中,上及于肺。人参能从阴中补阳,使脾肺元气皆旺,则脏腑气血均受其荫庇,自然阳生阴长,为补药中纯厚之品。同干姜、附子则补而兼温,同石膏、知母则补而兼清。古人发表攻里诸方,每每加用,均有深意。至于得陈皮则益气,得当归则益血。何脏之虚,则用何脏之药以引之,即可取效。由是观之,可见人参之性。土无定位,德备四隅之象矣。
参须性味相同,善行脉络,但补力不及耳。下行者亦如人参之从阴中补阳,自下而上也。又根须皆有向下之意。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参含有多种皂苷、多肽、氨基酸、黄酮及维生素A、B1、B2、C、E等,对贫血、神经衰弱等多种病症有良好的疗效。
对人参所含化学成分的分析远在20世纪初已经开始,直至50年代陆续报道人参含有人参烯、人参酮(即人参素)、人参苷、人参宁、人参酸等。自60年代中期运用薄层层析法研究人参成分至今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前述所列人参成分已成为不加引用的历史资料。现在已知人参含有:人参皂苷50余种,挥发油20多种,糖类有单糖、双糖、三聚糖、多聚糖(多糖)多种,以及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还有酶类,甾醇,胆碱,精胺,胆胺等成分。
人体就像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化工厂,时时刻刻地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生化反应,这也是生命表达的一种形式,一旦生化反应停止,人的生命也就画上了句号。微量元素广泛地存在于人体的各种组织中,积极地参与人体的各项生化反应。别看它们在人体中的含量很少,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例如成人每天对锌的需求量仅为15毫克(孕妇、乳母略高),但人体中却有100多种酶必须有锌。人类的味觉和嗅觉的产生都与锌有关,胰岛素也必须有锌才能储存在胰腺中。如果儿童缺锌,会出现发育不良,甚至造成性发育不全的情况;青少年和成人缺锌,会造成伤口愈合慢、贫血、味嗅觉失灵和食欲缺乏等。又如我们熟知的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缺铁除可产生严重的贫血(小细胞性贫血,低血红蛋白贫血症)外,还能造成生物氧化功能障碍,出现体质虚弱和免疫功能下降等现象。人参中含有包括锌、铁、铜、钾、钙、锶、锗、砷等在内的20多种微量元素。科学家们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砷对人体来讲是有剧毒的,但如果仅仅摄入极微量的砷,却对我们的皮肤非常好,可以让我们的皮肤细嫩光滑、有弹性,从这个角度上讲,人参有一定的美容养颜的作用。(匡海学、刘树民著《人参》,24页)
现代生理药理试验和临床应用证明,人参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血液和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以及促进代谢功能、抗衰老等方面,都有极为显著的调节作用和医疗作用。对某些异常的生理功能甚至疾病,有双向调节作用,应用单味人参及其制剂,都可以获得极佳的临床效果。
人参的作用与肌体的状态是密切相关的。当心脏机能衰竭时,人参的强心作用更加突出。
人参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在历史上具有辉煌的药用地位。张仲景《伤寒论》以人参组成配方,在仅靠野生人参供做药用的年代,人参已经成为稀缺的中药。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把人参视为补药。
实践证明,人参确实是一味贵重药材。人参在《神农本草经》一书中虽列为上品却居第21位,经过2000年的严峻考验,现在雄踞中药之首。世界上虽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生产人参,但是人参研究者却遍及全球,昔日人参的神秘之雾,已被一片科学之光所笼罩,并广受全球人士所瞩目。
一审:刘炳新 二审:李健 三审:赵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