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马克思主义学院报道)为充分发挥红色资源铸魂育人作用,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展了红色标识实践教学系列活动,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一、“行走的思政课”
在靖宇陵园,师生们参观了以“铁血英雄”为主题的东北抗联纪念馆。通过开展沉浸式教学,全面了解东北抗日联军艰苦卓绝的战斗经历,深刻感悟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
在集安国门,师生们穿梭于古老城墙与巍峨国门之间,深度思考“抗美援朝第一渡”的重要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将书本上的文字转化为眼前触手可及的景象,体会到了抗美援朝精神的深刻内涵。
二、“场馆里的思政课”
在学校长白山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同学们深入了解和感受多民族融合发展的中华文化魅力,深刻认识到非遗保护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厚植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情怀。
在通化红色历史文化纪念馆,通过一张张历史照片、一件件传世遗物,师生们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深刻感受革命先烈们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更加坚定为强国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学校将充分利用好红色资源,打磨更多让青年学生听起来能“解渴”、学起来引“共鸣”、品起来增“回味”的思政实践“金课”,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育人品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从党的历史、英雄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