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PUS NEWS

通师新闻
我校举办吉林省2016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第二期培训班
2016-09-07

     (新闻网讯 满族民间美术研究中心报道9月5日,吉林省2016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第二期培训班在我校正式开班。此次培训班由省文化厅与我校联合举办,为期一个月,目的在于帮助非遗传承人群提高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传统手工技艺的设计、制作水平,促进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并达到促进就业,提高传统工艺从业者收入的目的;通过高校培训增进大学生与传承人群的交流,促进非遗更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上午9整,培训班开办见面会正式开始。吉林省文化厅非遗处处长张志强、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曹保明、大连大学东北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张景明、通化市文化馆馆长王纪红、我校党委副书记邹向群、科研处副处长赵凤月、培训班教师代表60余位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加了见面会,见面会由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刘智文主持。张志强在会上致辞强调了非遗传承人地位和举办此次培训班的重要意义。邹向群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和传承人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和在几十年非遗传承保护中所取得的成绩。

    见面会结束后,曹保明作题为“遗产的完善和提高与可持续发展”的专题报告。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60多位非遗传承人将接受长白山特色地域文化及传统民族民间造型艺术为主的培训课程,剪纸、刺绣、编结类非遗项目创作实践,并接受专业的创作指导。

    此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是吉林省非遗传承人培育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扩大非遗传承人群,振兴传统手工技艺,全面提高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水平。

 

5S1A6992 拷贝_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