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PUS NEWS

通师新闻
我校教师张杰被评为2024年第二季度“吉林好人”标兵
2024-10-15

近日,我校教师张杰获2024年第二季度“吉林好人”标兵荣誉称号。《吉林日报》以《以故为新 巧夺天工》为题报道张杰事迹。

IMG_256

伴随“刷刷”撕纸声,手指在纸张上翻转、挪移、搅动,一张张栩栩如生的“撕纸”艺术作品就此诞生。语言文字、动物造型、人物造型、山水风景、生活习俗、神话故事……通过撕纸这项传统民间技艺,把人们的精神面貌和文化风韵表现出来、传播出去,吉林省优秀民间艺术家、吉林省非遗项目——长白山满族撕纸传统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张杰乐在其中。

IMG_256

张杰为外国小朋友进行“撕纸”教学

在东北农村长大的张杰,于1995年进入到大山里的一所小学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从此便开始了与“撕纸”之间的故事。一辈子一件事,传承技艺将近30年,“看到撕纸这门手艺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喜爱,我非常有成就感,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爱上甚至共同来挖掘这项中华传统民间技艺的潜在价值。”

长白山满族撕纸是当代撕纸四大流派中的其中之一,主要表现的是东北区域经济和地域文化方面的内涵。张杰告诉记者,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它所表现的内容与中国满族传统文化、民俗习惯、神话传说等都有密切关系。

“我最开始只是觉得撕纸相比剪纸来说,更适合小学生的美术课程,但是后来发现很受孩子们欢迎”,谈及当年与撕纸结缘的经历,年过半百的张杰记忆犹新,“后来是在一堂公开课上,我为大家表演了一次我平时上课的内容,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我的撕纸表演才渐渐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各地,后来还被选到中国访问印度、韩国等国家的艺术团中,作为其中一项“非遗”项目代表,走向国际舞台,从此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经年累月的撕纸工作,张杰的手指不可避免出现一些淤血和肿胀现象,但是他没有任何怨言,因为这是他对这门艺术热爱的彰显。

2016年,张杰参与指导了1741名学生成功挑战了“最多人同时艺术撕纸”吉尼斯世界纪录,并在规定时间内把所有手撕汉字粘贴成了完整的《弟子规》长卷。有了这项纪录的成绩,更加坚定了他一生致力于普及、推广和传播“撕纸”这项民间技艺的决心和信心。

IMG_256

张杰在挑战“最多人同时艺术撕纸”吉尼斯世界纪录比赛现场指导工作

透过一幅幅富有神韵的撕纸作品,我们能够看到蕴含其中的文化与历史,还有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在张杰看来,撕纸的魅力在于,通过调整形态并利用动态或静态的造型来强化主题,利用疏密的差别和面积的大小来突出形象,利用闭合的轮廓或边缘来塑造场景,使得撕纸作品的构图更加饱满、更具视觉和心灵的冲击力。用他的话来说,这是“通过二维的撕纸作品展现五维的生活状态”。这是一种很难用文字能够表达的境界,但是张杰不仅能够领悟到,他还做到了。

IMG_256

张杰富有“金石味”的撕纸作品

谈到撕纸教育,张杰认为,对于孩子来说,撕纸可以提高手、脑、眼三者的协调能力以及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通过撕纸,了解先辈们的生活以及作品背后更多的文化内涵,也是一种寓教于乐的课程。张杰还会针对不同年龄群体的学生融入具有年龄特点的内容,达到课程思政育人的目的。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撕纸也在传承中创新,张杰蒙着眼睛进行撕纸创作,在业内被公认为一种创新,也在大家心中树立起他撕纸“大神”级别的人物形象。

IMG_256

张杰为时任外交部领导现场展示长白山满族撕纸技艺

张杰撕的是一个又一个艺术品,也撕出了他自己的人生。他以撕纸的形式,讲出了具有浓郁东北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间故事,对“非遗”文化进行了保护、传承和创新。凭借精湛的技法和始终如一的努力,他也获得国际大赛上百项殊荣,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2017年参加外交部举办的“精彩吉林相约世界”吉林省推介活动和2018年参与吉林省“吉林全球推介——外国使节走吉林”活动。除此之外,他先后发表《满族撕纸技法探讨》等多篇论文,独自编写《撕纸》等多部撕纸教学著作……他在保护传承长白山满族撕纸这项中华传统民间艺术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无可取代的作用。张杰获得了2024年第二季度“吉林好人”标兵荣誉。

IMG_256

张杰个人艺术展

一种艺术形式只有被年轻人喜欢才能不断得以流传。“现在,我也进军短视频领域,将传统撕纸艺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让这项民间手工艺术被更多人熟悉、掌握。”他信心满满地说。

(转自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