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PUS NEWS

通师新闻
师德故事系列之四——初衷不改的拳拳师者心
2015-07-20

——访校级名师物理学院教师范晓姝

                                                               宣传部  盛晓雯

    她出身教育世家,从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已有了21载教龄,曾是通师校园里最年轻的教授,她便是物理学院教师范晓姝。在未见到范老师前,这位有着丰富教学经历,且成就突出的年轻教授多少让我的采访无形中有了压力。及至见到她,瘦瘦高高的身型、笑容可掬的样子,让我有了莫名的亲切感。

没有架子的教授

    出生于70年代的范老师,1994年毕业吉林师范大学物理教育专业,毕业后即到通师任教,期间攻读了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于2012年被评为教授。这样一位70后年轻教授当是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但在范老师身上丝毫感受不到骄傲和满足,她的谦和与淳朴学生喜爱她的最大原因,这位没有架子的教授甚至成为学生的知心姐姐

    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累积,教育教学成果的取得,今天的范老师已是物理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成绩的取得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担当。同时,随着专业的发展和新专业的成立,范老师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教育技术专业是一门时效性强、更新速度快的专业,要想保持教学活力就要不断汲取给养,这就给范老师的工作带来巨大压力,怎样让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掌握最新的技术是她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范老师说教育技术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除了理论学习,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我鼓励他们多实践,多锻炼,并且在他们需要我的时候随叫随到。有一年,学生组织参加了全国校园DV大赛,在拍摄参赛作品时,范老师除进行创作拍摄指导外,甚至和学生们一起参演,最终这部作品获得了那年大赛的金奖。

    没有架子的范老师是学生的学习顾问、生活指导,从学业到考研,从日常琐事到集体生活的恼,学生们都爱和范老师叨咕,征询她的意见,寻她的鼓励。范老师笑说这些孩子们从考研复习到论文指导再到和室友吵架哪里有美食,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会来和我说,和他们在一起感觉自己总是年轻,充满活力。

尊重你的学生

    范老师喜欢教学,喜欢学生,和她从小受到的家庭熏陶分不开。及至上了大学,学了师范专业,更坚定了她当一名教师的决心,我就是喜欢当老师,喜欢和学生在一起。22岁登上讲台,到今天走过21个春秋,范老师教过的学生难以计数,她在这其中也总结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尊重学生,和学生做朋友,而不是高高凌驾于上的简单说教,学生才会尊重你,愿意接受你。

    每年的大一新生是最让范老师操心的学生。走过高考的紧张历程,来到大学校园的新同学一下子失去了父母的约束、复习的压力,一时之间开始迷茫、不知所措,学习的动力被一种新的自由所取代,这个阶段的学生是不好管理的,他们中的大多数失去了努力的方向,开始厌学,甚至放任自流。面对这一状况,范老师并不焦虑,她从体察学生的内心所想着手,回想她在刚踏入大学校园时的经历,对学生的思想状态感同身受,找到他们的问题根源记得有一届学生中有一个男孩,上课状态散漫,非常不成熟的孩子式的无所畏惧状,我在和她聊天中没有批评他的缺点,是鼓励他做一个成熟稳重的男子汉,慢慢地,这个孩子的听课状态越来越好,期末成绩也大幅提升。

    范老师说:我不愿批判学生,我尊重他们的每一个想法,和他们像朋友一样聊天,鼓励他们成为更优秀的人。

育人比教书更重要

    “教学生怎样做人有时比教书更重要,这就是德育的重要性。这是范老师常说的。她在从教20多年里从未忘记这一点,我讲不出太深奥的人生道理,我只是将我这些年的生活感悟说给我的学生听,希望他们做善良的人,懂得给予,懂得感恩。生活中一点一滴的感,范老师都会在课堂上和学生分享。一次坐29路公交车,看到一位退休老教师站在拥挤的车上,没有学生起身为让座,让我心里感慨良多。于是,上课时便和我的学生说了这段经历,希望他们从小事做起,有文明礼让之心,我觉得这很重要。

    为了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每至母亲节,范老师都会提醒她的学生们不要忘记父母之恩,在节日里打一个电话、送一声问候,让父母感受到来自子女的拳拳心意。日复一日的累积会在学生心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会做人远比学五车更重要,有了这样的优秀品质才会使学生的自身素质、自我修养有实质性的提升,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才会懂得担当、懂得宽容。

 

    理科出身的范老师还是一个文艺骨干,喜欢唱歌,喜欢文艺,这使她的性格多了爽朗豁达,少了刻板拘谨,我想这大约也是学生们如此喜欢她的一个原因。范老师说她教过的弟子中很多十多年前就毕业的学生仍然和她保持联系,每逢节日会电话问候,甚至生活中有了难题也会咨询求助,这让她体会到了为师者的喜悦和自豪,当初立志从教的誓言也因此从未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