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PUS NEWS

通师新闻
师德故事三:愿如涓流轻抚卵石
2015-06-29

——访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任金杰

 

  • 学生记者 王 萌 付庆双

 

任金杰,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现在是我校教育科学学院的心理学专业教师,同时她还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吉林省心理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通化心理咨询师协会副理事长。采访前,我们心中十分紧张,担心工作很忙的任老师没有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但这份担心在拨通电话的那一刻便荡然无存了。电话中,任老师的声音和煦温柔,说明采访意图后,任老师欣然同意,她的热情直率让我们一下子对这位素未谋面的老师产生了亲切感。

我们的采访时间定在周六上午,在这个休息日,任老师的守候让空寂的第二教学楼办公室变得温暖起来。当听说任老师每周六都来学校加班时,我们不禁对这位敬业的女老师产生敬意。来采访之前,我们在任老师教过的学生中做了一个小型调查,同学们纷纷表示任老师课上认真严谨,课下和蔼可亲,既是良师也是益友。有一位同学还谈到,他有一次由于个人情绪原因在课堂上顶撞了任老师,任老师非但没有计较还在课下及时与他沟通,掌握他的心理动态并帮他调节心情。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下,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普遍出现在大学生中。”采访中任老师如是说。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对其子女倍加呵护,导致很多大学生表现出不愿换位思考,处理问题时个人情绪化严重而且耐挫性、灵活性极差,因为这种情况找到任老师进行心理咨询的学生屡见不鲜。前些时间一名理科学子就属于学习上进,人际交往却十分不擅长的典型。任老师让他尝试说说自己近期得意的事和欣赏的人,在交谈中这名学生逐渐找到了自信。这时任老师便告诉他一定要以现在的状态与人交往,并要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我们都感叹于心理咨询师的“妙手回春”,但任老师却摊摊手说自己并没做什么,心理咨询只是为你挖掘内在自信的自己,你是你自己心理问题的解决专家。

在工作中一丝不苟的任老师,到了生活中就变得简单随性,在学生的眼中这是一位性格极其可爱的老师。“我的性格里是有一些急躁成分的,这也是我需要自我提升的地方。”她认真地解释道,接着眉眼一转,开玩笑地问:“但我脾气好,可以加分吗?”正如她说的和表现的那样,她简单、好脾气、童心未泯,甚至有些孩子气。任老师曾经教过的学生会亲热地叫她“任姐”。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她始终坚信,努力和简单的态度可以赢得学生对她的喜欢。

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任老师都是一个情感细腻的人,这也使得她在工作学习之余开始关注社会上需要心理帮助的群体。去年,任老师牵头成立了“绿丝带”志愿者团队。成立后,她定期带领学生到自闭症儿童中心进行志愿服务,帮助心语中心等学校为自闭症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带着志愿者去帮助特殊学生,对任老师来说是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她关爱这些折翼的小天使,也帮助他们的父母。孩子们在其中获得的一点点快乐都会令她十分高兴。

采访中,当我们问及对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时,任老师表示对学生的就业心理颇为担忧。她建议我们在未来应聘时要从应聘单位的角度出发,用企业需求衡量自身价值。大学生应时刻将自己当成社会公职人员,明确书本与真正职场的距离,多参与相关实践,增长经验,从企业角度考虑其需求,才可能在求职中脱颖而出。

采访结束时任老师说,她愿意做一条涓涓溪流,带着花草香和阳光的味道,一路静静流淌,滋润溪流中的每一块卵石。